新闻速递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桦晨新闻 > 新闻速递

护理部组织实习生学习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,夯实临床技能基础

日期:2025-04-11
浏览量:0

 
 
        为提升护理实习生的专业技能水平,强化静脉治疗护理的规范化操作,桦晨医院护理部于2025年4月10日下午组织了一场针对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的学习。此次学习由护理部张菊主讲,旨在让实习生深刻掌握静脉治疗的专业知识与操作规范,为其今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安全、有效地实施静脉治疗奠定坚实基础。
       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涵盖了从治疗前评估、操作过程到治疗后护理的全流程规范。在治疗前,护理人员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、年龄、过敏史、血管状况等多方面因素。

        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严格遵循标准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从洗手、戴口罩等基础的感染防控措施,到消毒皮肤的范围、力度和时间,再到穿刺进针的角度、深度以及速度,都有着明确细致的规定。
        培训中,张菊详细阐述了静脉治疗的工具选择,包括不同类型的注射器、输液器、留置针等的特点及适用场景。同时,深入解读了穿刺部位的评估与选择要点,如根据患者的年龄、病情、血管条件等因素综合判断,选择最为合适的穿刺部位,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在讲解消毒、穿刺、固定等操作步骤时,张菊更是结合临床实际案例,分析了常见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,让实习生们深刻认识到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的必要性。静脉治疗后,正确的封管操作能有效防止血液回流、堵塞导管,延长静脉通路的使用寿命。不同类型的留置针和导管,其封管液的选择、封管方法和封管量都有明确要求。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,告知其如何保护穿刺部位、出现异常情况如何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等,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、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。 
        学习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并非一蹴而就,需要持续不断的培训、实践与反思。医院和护理管理部门一直定期组织专业培训课程,护理人员自身也要积极参与学习,通过模拟操作、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对操作标准的理解和掌握。在日常工作中,严格自我监督,将标准融入每一次操作,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。    
       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是保障患者安全、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。每一位护理工作者都应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,不断学习、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这些标准,用专业和责任为患者的健康筑牢坚实防线,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践行守护生命的伟大使命。

 

       外二、外三科 秦倩撰稿

          院综合办公室  宣
          2025年4月11日

桦晨新闻

专家介绍